再发力!多省发布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各省有何大动作?
目前,各省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陆续出台省级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截止到12月2日,11个省市的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已向社会公开。
在改革发展举措上,除了总体与国家方案保持一致,省级改革方案也鲜明地体现了本地特色,提出了具体目标。高职发展智库整理摘录了11省市改革方案针对高职教育的具体目标任务。
《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
3月15日,《河北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公布,河北将通过4大工程计划、7大主攻方向、30条改革发展举措、5个专项方案,用5-10年时间,基本形成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格局,使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25所省级以上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建成4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30个高水平专业(群)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达到60%
建成50个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建成100个高水平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每年遴选200名骨干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访学或培训
建成20个高水平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组建10个左右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集团(联盟)
重点支持30个左右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发展
涉农职业院校与农业产业对接率达到100%
江苏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点任务
6月4日,江苏省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重点任务的通知,包括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高素质“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大力提升办学质量、健全组织保障等6大方面18项重点任务。
创建20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200个左右骨干专业(群)
建设10所特色鲜明、示范引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2019年1+X证书制度试点规模不少于4.5万人
省级每年认定100家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
建设2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建成30个开放共享的高职产教融合集成平台
每年遴选200名左右骨干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访学或培训
建立20个左右“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建设100个左右省级职业教育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完成110个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
《青海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若干措施》
6月3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青海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若干措施》,共提出了优化总体布局、调整专业结构、提升中职办学实力、推进高职创新发展、启动1+X证书试点等14条措施。明确了到2022年改革发展的各项目标。
重点打造盐湖资源利用、清洁能源、高原农畜产品、文化旅游等方面的30个优势特色专业(群)
持续推进3所省级以上优质高等职业院校,12个骨干专业(群)建设
5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8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重点培育1—2所引领改革、带动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和6个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的高水平专业(群)
每年遴选20名骨干教师赴国外访学或培训
高职院校每校至少组建一个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建成2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重庆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7月3日,《重庆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重庆将通过6大任务、18条改革发展举措,用5—10年时间,基本形成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格局;规模与质量协同发展,“类型教育”特色更加鲜明;多样化人才培养、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6所以上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
建设2所左右国家级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4个以上专业群、7—10所市级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20个专业群
建设10个左右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30个左右市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
建设10个左右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0个以上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7月25日,福建省出台《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经过5-10年左右时间,福建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整体办学质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为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和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建成1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
建设2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建设5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15个高水平高职专业(群)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75%以上
培育50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建成15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8月6日,《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提出经过5—10年努力,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全区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30个左右高水平高等职业专业群
建设1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支持建设20个自治区级示范性产业学院
建成20个自治区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吉林省职业教育服务“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改革实施方案》
8月6日,《吉林省职业教育服务“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改革实施方案》发布,提出5个方面18条工作任务,经过5—10年左右时间,完成职业教育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20所左右普通本科学校整体和部分学校的分院(专业)向应用型转变
建设8所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130个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
建设5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建设10个左右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建立10个校企深度合作的“双师型”培养培训基地
《甘肃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10月22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聚焦“七个构建”,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经过5—10年努力,将甘肃打造成为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高地。
建成100个高水平专业(群)
推动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高职院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国家级高职院校和专业(群)
实施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百千万”工程,打造100名省级职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骨干教师,打造1000个地域文化与职业教育特色文化交融的职业院校文化品牌,建设10000门省级“学科德育”“课程思政”微课
探索团队式教学和学生3天在企业2天在学校的“3+2”工学交替教学组织形式
《安徽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10月23日,《安徽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了具体5个方面的18项政策措施,计划经过5-10年努力,职业教育基本完成办学格局、发展方式和培养模式三个重要转变。
重点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20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一批骨干特色专业(群)
20个左右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100个左右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100个左右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培育认定500个左右产教融合型企业
建成20个左右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
《陕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11月29日,《陕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方案提出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综合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功夫调结构、提质量、强师资、建体系,用5—10年时间实现“三个转变”:即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举办、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
建设4所国家级高水平高职院校、4个左右国家级骨干专业(群)
建设1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职业学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50%以上,建设一批教学创新团队
《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
2月20日,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四方面的十条政策措施,明确今后3年广东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推动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扩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广东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新增高等职业教育学位12万个以上
“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65%
支持规模以上骨干企业与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共同组建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联盟)
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高水平高职院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提高到与区域普通本科高校同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