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国第二个职业教育高地!“技能甘肃”建设拉开大幕
8月4日,教育部和甘肃省委省政府联合举行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启动大会,这标志着继山东之后的第二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落地,“技能甘肃”已经拉开大幕。
据悉,甘肃高地的主要举措包括7个方面40项重点任务,其中教育部7项,甘肃省33项。
“甘肃方案”从7个方面入手
据了解,“甘肃方案”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基调,从七个方面入手打造“技能甘肃”。
一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为核心,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巩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主体性,突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引领性,加快补齐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关键短板。
二是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推进省域职业技能标准开发,引导不同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合理分流,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三是全面推进“三教”改革。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系统推进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推动职业学校课堂革命,切实解决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的问题。
四是开创产教融合发展新局面。绘制甘肃产教谱系图,规划和着力打造区块化的职教集群,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改革,完善校企合作激励约束机制,服务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五是助力甘肃乡村振兴。建立技能脱贫长效机制、加强涉农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强化“三农”综合培训和技能培训,建立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长效机制。
六是打造高水平职教园区。成立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校企合作委员会,组建“向西开放培训大学联盟”,筹建“向西开放培训学院”、虚拟大学,打造向西开放技能培训高地。
七是建设“一带一路”职教桥头堡。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再提升,建立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分段合作培养模式。支持甘肃开放大学建设海外学习中心,支持培黎职业学院与新西兰合作筹建中新应用技术大学。
甘肃经验向全国推广
“技能甘肃”将聚焦两条主线,构建三个体系,打造四个高地,完成九项任务,形成职业教育的“甘肃经验”,并向全国推广。
两条主线:一是为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二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构建提供甘肃经验。
三个体系:一是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构建学历与培训并重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三是构建灵活开放的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四个高地:一是将甘肃建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亟需技能人才供给高地,二是将甘肃打造为契合西部产业薄弱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高地,三是将甘肃建成职业教育助推经济改善民生服务高地,四是建成国家向西开放的职教高地。
九项任务分别是,一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是加快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做强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夯实中职教育基础地位。二是构建多元评价体系,重点是建立职业教育高考制度,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推进资历框架建设。三是全面推进“三教”改革,核心是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职业院校课堂变革,改革评价考核机制。四是开创产教融合发展新局面,关键是绘制甘肃产教谱系图,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新业态,健全产教融合激励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五是助力甘肃乡村振兴,主要是建立技能脱贫长效机制,建设乡村振兴急需专业,强化“三农”综合培训,强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六是打造高水平职教园区,目标是打造产教融合先行区,打造技能培训示范区,打造对外合作引领区。七是打造国际产业人才供给高地,重点是培养国际实用人才,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培育职教国际品牌。八是完善工作机制,主要包括全面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建立部省协调推进机制,激发各方改革动力,健全经费投入机制。九是调适发展生态,重点是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待遇,加强职教智库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引导。
推荐阅读
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技能甘肃”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