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

2025-08-25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8月22日,2025年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学林,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陆爱平,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招生服务处副处长任佳伟等有关领导出席论坛。

v

  论坛开始,由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振秋致欢迎辞。李振秋表示,学校始终以产教融合为立校之本,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部署,持续推动建立以服务区产业升级为导向的产教融合发展机制。未来,学校将在各方的支持下,以高质量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度服务广西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

  陆爱平表示,产教融合对于广西实现产业振兴、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治区工信厅始终强化政策引导,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国际合作,不断完善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体系,加强部门协同,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职教力量。

  李学林指出,近年来,中心在推动产教协同发展、人才供需适配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下一步,中心将重点在三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加强需求研究,为供需适配提供基础支撑;二是强化标准引领,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深化对接机制,提升人才供需匹配成效。

  主旨演讲环节,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学术委员会主任、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邢晖作“职业教育新动态与深化产教融合”主题演讲。邢晖从当前职业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着手,深刻讲解了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如何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供了方法和实践路径。

  中心人才研究处副处长李利利作“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适配机制 提升人才培养成效”主题演讲。李利利立足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产业人才规模数量、结构布局、能力素质的变化要求,研究提出了破解人才供需矛盾的工作思路。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招生服务处副处长任佳伟作“建好用好供需平台 推动人才供需适配”主题演讲。任佳伟系统介绍了当前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情况,并详细阐述了供需平台的作用与应用场景。

  论坛活动仪式环节,中心向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等17所院校颁发了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证书。

v

v

  主题分享环节,济宁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二级教授李中国围绕“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实践创新”进行了分享。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主持人黄凯以“食品智能加工技术教师创新团队报告——国际产教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为题进行了演讲。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内容官兼职业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徐一洁以“产业驱动、数智赋能——论国际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题进行了发言。

  南宁师范大学二级教授、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产业研究室副主任王菲,广东职教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蔡宗山,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龚小涛分别以“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赋能中国——东盟国际产教融合的进路”“从软件产业演进规律视角看AI时代软件产业人才需求变革”“数智赋能“五金”建设的探索思考”“产教城一体 产学研融合 西安航空高端制造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的西航实践”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圆桌论坛环节以“共话AI赋能教育,共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梁裕、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徐晓昭、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孟学林、开封大学副校长李治、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杨转运、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郭志江、江门市技师学院校长张宗福7位校长担任嘉宾,进行了深度交流,以真知灼见绘制人工智能时代产教融合的“未来路线图”。

v

  下午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工业和信息化产教融合态势感知平台3.0发布仪式、重点领域产教对接谱系研究揭榜结项颁证仪式,并向温州技师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30所院校颁发了2024年产教融合优秀案例证书。

  本次论坛以“产教深融 智构未来”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职教桥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承办。论坛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产业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共有300余位来自企业、院校的代表参会。后续,中心将与各方合力贯通以“人才需求-人才标准-教育培训-人才评价-招聘就业”为核心的人才生态服务体系,打造产教协同、供需适配的工作格局,共同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