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职成司副司长李智: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2025-10-31 高职发展智库

v

10月29日至11月1日,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在北京召开。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承办的“产教融合 共建共享:推动职教出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论坛”于10月29日上午成功举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匈牙利文化与创新部副国务秘书帕尔迈·盖尔盖伊(Pálmai Gergely)、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杨军、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综合改革处一级调研员李红东等领导和嘉宾出席论坛。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理事长、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谢永华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分享。来自各国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近300名代表参加会议。

刘利民代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向中外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当前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在国内外受到极高关注。近年来,职业教育国际交流频繁、合作深入、成效显著,职业教育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在众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落地生根,支撑了中资企业的海外发展、促进了青年就业成才、服务了当地经济社会民生。中国职教出海蓬勃发展,基础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核心是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对接,宗旨是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中国职教出海通过互利共赢、共建共享、因地制宜和多方共治等发展模式创新和公共产品供给,为全球职业教育发展奉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帕尔迈·盖尔盖伊指出,在时代变革背景下,职业教育既是衔接学习与就业、贯通传统与创新的关键纽带,也是深化国家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匈牙利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为师生、学徒及教育工作者搭建国际经验交流平台,为青年成长赋能。匈牙利职业教育与培训聚焦教育质量提升、数字化技术赋能、国际交流维度拓展。中匈两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教育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双方已形成“技能人才是创新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共识。两国在人工智能、绿色技术、数字化等领域合作潜力广阔,未来,匈牙利将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教育合作,以职教为抓手,强化国际协作,赋能个体成长,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杨军向出席会议的国际组织、各国政府、院校、企业、研究机构的代表表示欢迎,并对大家给予本次年会的关怀与支持致以衷心感谢。他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和引导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交流互鉴、共建共享,积极参与全球职业教育治理。他介绍,中东欧是“一带一路”向西延展的桥头堡和中转地,匈牙利则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欧洲国家,两国关系长期保持高水平发展,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扩大和深化。希望本次会议能推动中国与匈牙利等国家职业教育深层次合作。

李智代表中国教育部职成司,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中国职业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助力新型工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打造现代职教体系,推动产教更加适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他强调,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一是明确发展定位,提升服务水平;二是搭建合作平台,加强沟通交流;三是完善机制建设,开展务实合作;四是凝聚广泛共识,推动融合发展。希望中外各方以教育为纽带,以技能为桥梁,共同谱写新时代职业教育合作新篇章,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永华在交流分享时,以境外办学机构柬华应用科技大学为例,介绍了学校在推动“教随产出、校企同行”、打造职教出海2.0的探索和实践。专业设置精准对接中资企业海外需求与境外本土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构建中外融合型“双语”“双师”队伍,形成与企业利益共享机制,企业为学校提供实验实训设备,为职教出海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他还就境外办学可持续发展机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展望进行了交流。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教育合作部主任翟金鸣主持。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郭滇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处高级项目专家刘育锋、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职工董事、工会主席孙湘春分别从政策研究、国际视角、企业实践三个维度,深入探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现路径与运行机制,并围绕“如何以‘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模式,助力职业教育出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展开思考。

圆桌讨论环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研讨围绕“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国际合作机制”展开。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谢永华、新西兰国立毛利大学—奥瓦努伊阿朗伊首席执行官威廉·多尔蒂(Wiremu Doherty)、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肖梅分享了各自学校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国际化课程、搭建师生跨境交流平台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以及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发展需求、深化国际教育合作等维度取得的具体成效;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明、比亚迪国际人力资源部总监尹博、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飞分别介绍了企业在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跨国企业人才储备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第一阶段圆桌讨论由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薛冰主持。

圆桌讨论的第二阶段,各界代表围绕“创建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职教出海新格局”展开交流研讨。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张伟、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陈晓琴、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邱福明分别分享了各自学校在职教出海背景下海外办学、课程建设、校企协同出海的探索实践。匈牙利创新培训支持中心副主任普斯泰・祖苏珊娜(Pusztai Zsuzsanna)、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阳化冰、莱茵技术监护(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俊东则围绕中匈职教合作课程标准共建与实训资源共享、多语种教材及数字化资源建设、企业推动中资职教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以及跨国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难题破解思路等内容展开交流。第二阶段圆桌讨论由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向鹏主持。

会上,还进行了成果发布,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教育合作部主任翟金鸣主持。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戴裕崴发布《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典型案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匈牙利文化与创新部、欧中“一带一路”文化、教育、旅游和经贸发展委员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搭建中匈职教高水平交流平台,为中欧民间交往与务实合作搭建桥梁;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助推中国职教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与全球共享,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全球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翟金鸣表示,典型案例的发布,不仅是对过往成功路径的系统总结,更是未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的“行动指南”,为职业教育出海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实践范本。而每一项合作的落地启航,都是职教出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与生动体现。

本届年会以“以教育见世界”为主题,主宾国为新西兰,年会包括全体大会、平行论坛、合作洽谈和教育展览等百余场双多边活动。通过本次“推动职教出海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论坛”,各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研讨职教出海的重要意义与发展方向,共同交流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路径与机制,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