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事关四川全省高职学校

2025-09-24 高职发展智库

近日,四川省教育厅印发《四川省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实施方案(2025—2030年)》,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以评定向、以评促建、以评督改、提质增强,推动全省高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和提升,促进教育教学深化改革。一起来看具体内容。

评价体系:双轮驱动,全面覆盖

该方案构建了办学条件监测与教学工作评估双轮驱动的评价体系。办学条件监测涵盖校园建设、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和经费保障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及46个监测点,其中25个为基本监测点,用于守住办学底线;21个为动态监测点,用于趋势预警。教学工作评估则聚焦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实习实训等教学关键要素,设6个一级要素、16个二级要素和30个观测点,旨在推动教学改革与内涵建设。

工作安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根据方案,四川省将在2030年前完成本轮评估。年度办学条件监测将依托全国高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开展,结果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重要依据。教学工作评估则包括学校申请、自评、专家评估等环节。专家组将通过材料评审和现场考察(含深度访谈、听课观课、问题诊断等方式)形成评估结论,分为“通过”“待复评”“暂缓通过”三类。

结果运用:激励约束并重,强化导向

评估结果将与政策支持、经费划拨、招生计划分配等直接挂钩。对“暂缓通过”或突破办学底线的学校,将采取约谈负责人、限制招生计划等措施。学校须在收到结果后30日内提交整改方案,并按期完成整改。

组织保障:多元参与,减负增效

教育厅将组建涵盖行业专家和外省专家的评估专家库,并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避免多头重复评估,切实为基层减负。评估经费由专项经费保障,不向学校收取费用。

该方案的实施将有力引导四川省高等职业学校聚焦关键办学能力提升,深化产教融合,增强服务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能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