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亿元专项资金加持!贵州职业教育走出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11-20 贵州日报

11月19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贵州省“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陈云坤系统介绍了五年来贵州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十四五”期间,贵州职业教育以部省共建“技能贵州”统领,构建起“统筹设计—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教生态,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

保障更加有力。“十四五”期间,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制定印发《关于建设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每年安排5个亿的省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大力推动贵州职业教育走新路、开新局、出新绩。2022年贵州作为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获国务院表彰激励。

布局更加合理。坚持职教园区、产业园区组合式集聚发展,形成以清镇职教城为核心发展体,市(州)职教园为“两翼”,部分学校为节点的“一体两翼多节点”特色布局。目前,全省有中职学校184所,高职院校48所,职业本科4所。对比过往,中职学校数量在优化调整中保持稳定,高职院校数量呈增长趋势,职业本科实现从无到有且逐步发展,层次结构更趋合理。

专业更加优化。坚持产业导向,自上而下完成专业优化调整,先后建成省级重点专业群74个、省级骨干(特色)专业26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51个;建成国家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4个,省级“双高计划”单位29个。

“职普融通”成才通道进一步畅通

贵州省实施“中高本”贯通培养,打破发展壁垒。支持中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合作实施“3+2”贯通培养,支持优质中职学校与职业本科及应用型本科联合开展“3+4”中本衔接培养,促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衔接发展。推进“职普融通”,拓宽成长路径。

通过在中职学校开设“职普互通班”、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教育等方式,探索职普教育资源互通、学籍互转、学分互认、课程互学、教师互聘等办学模式。“十四五”以来,全省“中高”贯通培养13万余人;“中本”贯通培养招生录取学生3678名;专升本累计录取学生98510名。

产教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精准育人。连续两年把办好高职院校“订单班”作为全省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实现“订单”就业3.8万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基地建设不断优化。整合优化贵州省公共实训中心功能,形成“1+9+N”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空间发展布局,有效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先后立项建设“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2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20个市域产教联合体。贵州职业教育立足服务区域产业、前沿产业需求,建立起省级统筹、市(州)落实、校企参与的工作机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升。黔南州磷化工及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国家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支持项目,有力支撑区域产业、前沿产业发展需求。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