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成绩单揭晓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第二轮“双高计划”的启航之年。这一年,既是对过去五年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成效的全面检验,更是谋划未来、开启新征程的关键交汇点。那么,过去五年,各高职院校建设成效如何?
本期高职发展智库聚焦“十四五”期间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对七类标志性成果展开系统统计,全面呈现各院校在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突出表现。
本次统计涵盖了“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七项信息化建设标志性成果,包括: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优秀学校、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信息化支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专业共建项目共同体成员、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院校。
统计结果显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十四五”期间共获信息化建设标志性成果27项,位居全国第一,彰显了其在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金华职业技术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各获22项,并列全国第二;广州职业技术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各获21项,并列全国第三。
其他跻身前十的高职院校包括: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大学。
“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各高职院校获“信息化建设”七项标志性成果数量TOP200统计如下:





从地域分布来看,各省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反映了各地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江苏省以339项成果高居榜首,展现了其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综合实力。山东省以228项位居第二;浙江省以227项紧随其后,位列第三。
其他跻身前十的省份包括::广东省(222项)、河南省(192项)、湖南省(174项)、河北省(151项)、湖北省(141项)、四川省(124项)和重庆市(122项)。

如果您有咨询服务需求,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信息,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