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对接“双一流”,高职如何实现新跨越?

2017-11-17 高职发展智库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拉开了我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的大幕。自此,围绕“双一流”建设这项国家战略举措,各省市区争先恐后,不惜重金,“双一流”建设成为近两年高教领域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产业升级、社会转型的实际,如何按照“双一流”的标准,提升内涵,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提升,是新一轮高职院校建设的奋斗目标。



创一流,高职在行动
01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的目标任务。2015年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明确提出,到2018年,将支持地方建设200所左右的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这是国家对高职教育进行的新一轮总体布局和顶层设计,也是为高职院校开启新一轮综合改革、内涵发展提供的难得战略机遇。

  目前,全国范围的申报评选箭在弦上,多个省份已相继开启了区域化筛选,各地高职院校的竞争激情已被激发。截至到2017年11月,全国已有11个省份公布了本省优质高职院校名单,180余所高职院校入选。 


对焦高职发展深层问题
02

  高职教育经历了“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的黄金期,软硬件环境大有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但在为高职教育唱赞歌的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当前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紊乱,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中庸、懒、散现象严重,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一些院校仍然存在与区域经济发展无关或同质化严重的专业,专业设置大而全,在同类专业竞争中优势不明显,部分专业课程体系依然不尽合理,有些专业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学生厌学弃学现象并不鲜见;相关校企合作政策配套缺位,深化产教融合瓶颈难破,学生实习实训环节质量大打折扣。优质校建设应直面这些问题,不断诊断与改进,确保技术技能人才的输出质量。  


后示范时期的优质高职建设
03

  对本科院校而言,“双一流”建设具体是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高职院校而言,“双一流”可以归纳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高水平院校、高水平专业”的“双高”建设布局。

  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要着力提升院校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在院校治理建设与改革、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设、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和新的提升;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则应该紧密围绕区域主导和优势产业布局,全面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新战略的能力和水平。 

1
创建优质高职需要创建高水平学校

  创建高水平学校首先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依法治校,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要提升办学条件,完善基础实施建设,符合教育部指标体系,加强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到企业行业引进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培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挂职锻炼。

  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重要的一个职能,高职院校要积极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创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样的社会服务,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还要面向企业行业,开展产品研究开发,技术创新推广,同时要积极联合一些大国工匠、技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等合作建立大师工作室,推动技术技能积累发展。

  高职学院还要不断加强对外合作水平,与国外高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开展交流与合作,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人才。

2
创建优质高职需要创建高水平专业

  围绕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来分析《行动计划》中关于创建优质高职院校的内容,5个方面的举措、65项任务和22个项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可以确定为一个大的任务体系和两个大的指标体系。

  一个大的任务体系可以概括为专业课程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根据行业发展及国家政策建立专业调整机制,优化产业布局,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加强专业群建设,让专业群服务对接产业链的发展。深度校区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制度人才培养方案,设定课程结构,共同开发校本教材。

  两个大的指标体系是申报遴选指标体系和验收评价体系。根据《行动计划》要求,申报优质校首先要符合教育部办学基本条件,这相当于基本门槛,遴选标准既有好的做法又包括负面清单,包括内涵建设水平、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及创业水平、办学基础、产教融合情况、社会影响力、国际合作办学等指标,要逐项对照,对存在不足及时整改。验收评价体系应充分体现出创建优质高职对学校发展带来的变化,突出创新,注重优质增效,起到导向作用。可以通过专家考核、专家评价、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收评价。

3
创建优质高职需要政府聚力统筹

  创建优质高职,既需要高职院校的主体实践,也需要顶层的强力推动。从中央到地方撬动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对高职教育的大量投入,才能激发高职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教育部和省级政府统筹下,不少省市已陆续启动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为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的水准,大家也都在积极期待有国家级的平台来支撑项目的推进。因此,建议尽快制定职业教育“双高”建设项目方案,发挥中央财政新的专项引领作用,使一批高职院校和专业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冲击“世界一流”的主要力量。在财政投入上,应对标“双一流”的支持方式和力度,中央财政要给予重点专项投入,地方加强配套,以点带面,引领新一轮建设高潮,造就一批具有“中国模式”“世界水平”的高职教育品牌标杆。

结语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双一流”建设将对我国高职院校产生新一轮的洗牌行动,对我国未来高职院校的布局、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优质高职院校如何创建,正如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所说:“示范校抓的是工学结合的重点专业建设,骨干校建设重点抓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优质校则要实现真正的产学融合。”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