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习成果国际互认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10月12日,由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主办的职业教育学习成果国际互认学术会议在深圳成功举办。来自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柬埔寨、加纳、津巴布韦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部官员、专家学者、院校领导及知名企业代表等60余人,围绕“构建开放、包容、协同的职业教育学习成果国际互认”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商人才培养大计,共绘技能融通蓝图。
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钟嘉俊在致辞中指出,构建职业教育学习成果国际互认体系是打造全球技能“通用护照”的“金钥匙”,是深圳以实际行动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许建领作了题为《走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的主旨报告,系统阐述了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围绕“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的“一核六边”高质量国际化发展路径与探索,并致力于推动“深圳协议”的研制与应用,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贡献“深职方案”。
深圳协议专家委员会主任孙善学教授详细解读了《职业教育学习成果国际互认方案》(即“深圳协议方案”),通过明确分级标准、构建课程体系、完善学分转换规则和质量保障机制,为职业教育学习成果提供了一把可衡量、可比较、可互认的“标尺”,为促进全球技能培养与融通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动画制作、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负责人分享了《方案》在具体职业领域的应用案例。
来自老挝教育体育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马来西亚家具总会、柬埔寨财经大学等国际机构的代表以及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兄弟院校的负责人,围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学习成果互认等议题分享了各自的探索与思考,并表达了对“深圳协议方案”的高度认同与合作期待。中智、华为、汇川技术、深信服科技等企业代表从企业视角阐述了对国际化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期待,强调了职业教育学习成果互认对于保障人才质量、促进产教精准对接的重大价值。与会者一致认为,建立职业教育学习成果国际互认体系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事业,价值重大,需要各方凝聚智慧、通力协作,协同共进。
据悉,《职业教育学习成果国际互认方案》由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牵头,联合中国高水平职业院校深圳协议联盟共同研制,是全球首个职业教育学习成果国际互认系统性方案,目前已有40所学校,50余家企业参与,标志着我国在推动全球职业教育标准融通与职业教育学习成果互认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与会期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万象中老友谊学校共同签署职业教育学习成果国际互认合作备忘录,标志着职业教育学习成果国际互认迈出实质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