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谈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2018-06-28 高职发展智库

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一项教育部主办的高规格比赛,自2010年举办首届比赛以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成功举办8届,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8年来大赛逐年完善、不断创新,由最初的中职赛事发展为一年一度、中高职全面覆盖的职教盛会,在职业教育战线形成了“学生有技能大赛,教师有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可喜局面。


随着2017年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各大赛事的圆满落幕,再次将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新一年的信息化教学大赛备赛又将提上日程,全国各省市纷纷启动新一轮的信息化教学备赛、备战。对此《高职发展智库》(以下简称《智库》)专访一等奖获得者,请他们分享备赛及获奖的心路历程,从参赛选手的视角出发介绍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备赛方法,分享自己凝练的经验与思考,以期帮助参赛教师提升参赛作品质量,并做好赛前各项准备工作,力求在2018年信息化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本期访谈人物:

v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邓凡琼 /图1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聂琳娟 /图 2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贺会敏 /图3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隋全侠 / 图4


《智库》:首先感谢四位老师接受我们的专访,信息化教学大赛作为目前规模最大的国家级教学大赛,越来越受到多方重视,参赛人数逐年增加,竞争也是空前激烈。从校赛,省赛,直到国赛,一路走来,其中肯定有很多艰辛和不易,请老师们谈谈您参赛的经历和感受吧?

隋全侠:比赛从校赛、省赛、省PK赛、国赛网评、国赛现场决赛,历时半年之久,层层选拔,不断升级。最后,你发现比赛不是为了自己的荣誉而战,而是为了所在的学校、为了所在的省而战,众望所归,压力可想而知。视频拍摄、编写剧本,自己既是导演又是主演,还要找群众演员,制作PPT、录屏配音,教学设计方案、说课稿的编写,信息技术的开发,对作品不断地否定,不断地修改、完善……千头万绪,我曾经有一百次想要放弃的念头。但看到教练们、学校领导们、省厅领导们的关心、支持、鼓励和寄予厚望,想到自己不能就这样半途而废、必须战胜自己,就都坚持下来了。所以主讲人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组建团队也很重要,让团队成员分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工作,在现场答辩时三个人一起上台,还能壮壮胆儿,也可以对主讲人的回答做些补充。

贺会敏:这次大赛,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经历。这期间,我不仅仅收获的是一等奖第1名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从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到上交视频、现场决赛,整个过程都让我收获颇多。对于我来讲,大赛既是与强手过招的学习历练过程,也是一次寻找自我、证明自我、强大自我的过程。

邓凡琼:回顾这次信息化教学大赛,从四月份的校赛初选、到省赛的脱颖而出、再到国赛一举夺魁,其过程的艰辛和曲折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每一个比赛阶段,我都会告诉自己,一定要全力以赴,精益求精。

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流程的重构、教案的设计、说课稿的打磨、PPT的制作、视频的拍摄,每一个环节都经历了无数次的推翻、重来、再推翻、再重来。尤其是在国赛准备阶段,我将之前的省赛成绩完全放下,彻底归零,利用暑期两个月的时间,闭关修炼,悉心打磨教学流程和教学设计。11月份初入围全国总决赛,我们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国赛答辩演练,最终凭借说课视频以及现场的上佳表现最终获得一等奖殊荣。

v

更让我为之振奋的是,许多省内外观摩人员及选手在赛后都对我们的教学设计作品表示了极大的认可,并希望能够有进一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这说明作品本身,无论是从设计思路、呈现方式、还是说课风格等,不仅经受住了来自教育部专家的最高考验,更收获了各方的广泛赞誉。


《智库》:上期各位老师提到选题是备赛参赛的重中之重,全侠老师,您参赛的题目是什么?您对选题有什么好建议?

隋全侠:我们的参赛作品题目是“喷气引纬工艺设计与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它属于轻工纺织大类。我们选择这个内容作为比赛主题,是因为喷气引纬是当今纺织领域最先进、最复杂的引纬方式,有必要采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该内容也是学生以后从事纺织领域工作必备的技能。同时,近两年我们正在建设“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育资源库,我们投入140万开发了一套从纺纱、织造到染整的全流程虚拟仿真系统,而喷气引纬的动画、视频及虚拟仿真技术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具有与该内容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储备。

v

参赛作品的选题很重要,建议老师们在选题时要考虑“四有”原则。

一是有难度,比如原理难、计算复杂、评价难、设备少,设备昂贵、实操困难、高危险、高污染,寻找和这些难点相关的教学内容作为参赛主题,如我的参赛作品“喷气引纬”,其运行原理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原理难理解;其次,喷气引纬涉及到的工艺参数特别多,学生又没有企业实践经验,所以其工艺难设计、难优化。再如航空、航海相关内容,让学生真正去驾驶船、飞机等实操部分几乎很难实现;建筑施工的隐蔽工程部分、高空作业、危险化学品的制备、民用爆破、化工材料检测与制备等相关内容属于高危险、高污染行业,非常有必要采用虚拟仿真来模拟这部分的实操环节。

二是有价值,参赛作品的主题必须是该领域技术发展最前沿,体现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是岗位的中高端,因为我们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如果你让学生掌握的技能在他走上工作岗位时,已经基本淘汰了,那就没有意义了。

三是有基础,在以往该内容的教学中,已经储备了动画、虚拟仿真、视频或网络学习平台等相关信息化载体,这样就能减少比赛的很大工作量;学习平台其实也很重要,平台并不是信息化大赛获奖的一个决胜条件,但却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一个平台的支撑,你的教学设计似乎很难展开,也很难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

四是有内涵,是指作品的主题要具有拔高空间,如我的作品就将培养学生追求品质卓越的工匠精神贯穿教学始终,可以将作品中体现的高职教育理念进行升华,可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是一种职业规范的操守,可以上升到食品安全、生命健康、中国文化、审美情趣等,内涵要与时俱进,贴近时代热点话题、贴近生活。


《智库》:凡琼和琳娟老师,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您认为最重要或者最难的是什么?到底该如何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

邓凡琼:我认为如何将信息化技术和教学合理深度结合、解决教学重难点是整个信息化教学设计最核心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跳出常规、打破藩篱,因此,我提出有温度的信息化教学,既不过分炫技,又能将技术与英语教学结合得恰到好处,真正提升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兴趣和成就感,这或许是整个作品成功的关键要素。

v

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我认为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首先,教学设计是核心要素,教学理念是什么?教学过程如何重构?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如何形成教学环节的闭环?信息技术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这与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理论的领悟紧密相关,好的设计一定是有教学理论和教学功底支撑。

第二,呈现形式是制胜关键。在把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大体框架下,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传统的录屏已经很难成功吸引观众,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运用更具个性化、更加生动的呈现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理念。

第三,信息化教学的冷思考。信息化教学不是为技术而技术,更应该是教学的必要载体,过度花哨的设计往往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反问自己,这个环节一定要用信息化手段吗?如何体现技术的不可替代性? 一旦有疑问,就必须调整教学设计。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经得起推敲。

第四,成功的作品一定有态度。在备赛过程中,我们发现,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同质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在同质化的作品中另辟蹊径非常重要,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独到见解弥足珍贵。发出我们的声音,表达不一样的态度,很可能就是点睛之笔。

聂琳娟:我想讲五点。首先是选题。教学设计可针对一个教学任务、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目标可以大也可以小,考虑到时长局限,为了把问题说透彻,我们选了一个点来进行设计。这个点应该是一个热点,一个共鸣点。十分钟的讲解,不仅要把作品的脉络讲清,还要使其具有推广性,也就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讲懂评委,所以,选题不易过难,要大众。这个点还应该是一个亮点,一个突破点。这个点更适合承载信息化手段来辅助教师教与学生学,反之,如果为了比赛而强行植入可有可无的信息化手段,反而容易成为失分点。

第二是构思。教学设计的内容是既定的,时长是限制的,而形式是自由的。作品的构思要处处体现评分指标,基本应该包含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环境、信息化手段、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内容,怎么组合这些内容,使它们衔接顺畅而别出心裁是需要反复研磨的。

第三是创作。当作品的框架在脑中成型后,便需要我们用精准的文字、图表、视频等工具来具体呈现。我们希望能面面俱到,但时长有限,因此,在具体创作作品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保证作品的逻辑性与严密性,二做好加减法。

第四是答辩。评审方式的变化,让我们更加重视现场答辩的准备。首先是背景知识的储备,如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行业发展的政策方向、教育学基本理论、专业技术知识等,其次是聚焦评分指标,结合作品做模拟演练。当然,答辩现场的稳定发挥是最重要的,把握时长,合理分配每个问题的解答时间,自信从容,合理解释。

v

第五是团队。从选题到创作,从构思到实现,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分工协作,紧密配合。我们团队中,聂琳娟和田福娟老师作为教学经验丰富的测量专业教师,从专业性方面把控作品还原教学的真实性,张嘉超老师有三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经验,负责作品的后期制作。正是团队成员开放创新的思想,才碰撞出灵感的闪光点,凝聚成智慧的结晶。


《智库》:会敏老师的参赛项目属于信息化实训教学,与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相比,有何特色和创新?

贺会敏:2017年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装备制造大类比赛项目是“零件尺寸测量”,这个正好是我主讲的课程《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课程的内容。我参赛的内容是对某一常见传动轴的轴长、轴径的测量。在翻阅了大量资料之后,确定采用仿真软件解决教学重点。通过摄像眼镜记录学生的测量过程,便于发现和纠正测量操作问题,解决教学难点。平台上,学生能够互相观摩操作视频,点评操作过程,实现开放式教学。

v

我认为实际操作测量的时候,以下三点最重要。一是,一定要规范、熟练。操作时出错,这是大忌。第二,讲解和操作配合恰当,讲解要言简意赅。第三,要能展现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智库》:信息化教学设计赛项是提交10分钟的视频,在视频制作上全侠老师有好的建议吗?

隋全侠:这个视频太重要了,不管是省赛还是国赛,都要先经过网评,才有机会到现场进行决赛,网评时专家就是看作品视频进行打分的。在2017年的国赛中,通过专家网评,只有排名前30%的作品需要到现场决赛,即未来的一等奖和二等奖。现场答辩的流程是,评委用10—15分钟先看一遍比赛视频,然后同时提出3—5个问题,题目显示在大屏幕上,选手作答,由此可以看出视频的重要性,在节奏、画面、配音等方面,一秒的盲区都不能放过。对于视频制作,我给参赛的老师们几点建议。

一是视频的时间控制。如果作品设计片头,片头时长为15秒—25秒,坚决不能超过30秒,三个赛项的视频时间控制大致如下。(1)教学设计:2分45秒必须进入课堂,这个时间应该包括片头、教学分析和教学策略;8分35秒必须走出课堂,是指6分钟的教学实施过程;最好在9分50秒结束,而不是一定要做到9分59秒;(2)实训教学:1分45秒必须进入课堂,7分必须走出课堂,7分50秒必须结束;(3)课堂实录:38分—40分结束。

v

二是PPT制作要简、图、动、美。(1)简:文字少而精,坚决避免大段文字,能用图片、动画或视频讲清楚的问题,就不用文字表述,这样更直观、更形象;(2)图:尽量插入画面清晰、音质好的图片、动画或视频,尤其注意视频里每一个画面与讲解要对应;(3)动:一个静止的画面最好不要超过10秒,就算是文字,也要让它动起来;(4)美:PPT的色彩、图案图形、字体、字号等搭配协调,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

三是配音讲究,是讲而不是读。并不是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你是讲解就能打动评委,条理不是读出来的清晰,而是给人讲的感觉清晰。(1)把说课稿口语化,处理好每个环节的承上启下用语;(2)配音语言要沉稳有间隔,语音、语调平和,但仍要激扬顿挫;(3)读出各种句型和标点符号,如排比句、递进句、顿号、分号、句号、感叹号等,读出每句话要重点传递给听者的词语;(4)说课稿尽量用短句,考虑听者的感受,一个长句自己读着费劲,听者听起来也难受。


《智库》:现场答辩也是比赛的重头戏,回答评委的提问有什么技巧吗?

隋全侠:现场评委同时提出3—5个问题,投影到大屏幕上,给你一定的思考时间,这个时间不计在10分钟的答题时间内。为了回答好评委的问题,在比赛前我准备了30多个能想到的问题,并且想好了每个问题该怎么回答,不管评委问到什么,我都能在准备好的素材中找到答题要点,自圆其说,这种方法果然很凑效。

我认为现场答辩必须逻辑严谨,将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巧妙地体现在你的回答之中。比如评委给我的提问:“喷气引纬工艺设计与优化”中优化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喷气引纬工艺优化,没有最优,只有更优,每经过一次优化,可能会使面料质量提高一些,或生产成本降低一些,或生产效率提高一些,所以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和依据。就是在这样不断的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原来一个工艺可以这样精益求精、追求极致,我们国家现在正提倡大国工匠精神,相信通过这样的培养,他们一定会是未来的纺织大国工匠!当然,这是我提炼的,现场的回答比这要丰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就是高职教育理念,而信息技术体现在工艺不断优化运用到的辅助设计软件和案例库,这样就把信息技术和高职教育理念真正地融合在教学之中了。

其次,在回答问题时,语速一定不能过快,很多人由于紧张,往往语速太快,评委听不太清楚,自然认为你回答得不够好。10分钟回答问题时间,赛后很多老师反应只用了七八分钟,这样评委会认为回答得不到位。此外,有的老师在比赛前也准备了一些问题和相应的答案,并且都背下来了,但在现场回答时,由于紧张想不起来了,所以总是重复前面一句话,然后又在努力地想后面的话,这样给评委的感觉不太好,建议老师们准备工作是必须要做的,想不起来原话就不要去想了,能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回答得流畅、贴近问题即可。

聂琳娟:评审方式的变化,让我们更加重视现场答辩的准备。首先是背景知识的储备,如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行业发展的政策方向、教育学基本理论、专业技术知识等,其次是聚焦评分指标,结合作品做模拟演练。当然,答辩现场的稳定发挥是最重要的,把握时长,合理分配每个问题的解答时间,自信从容,合理解释。


《智库》:再次感谢四位老师接受我们的专访,四位老师最后给2018年参赛选手说几句祝福寄语吧!

贺会敏:1、充分做好心理准备。备赛的过程是煎熬的,晚上熬夜是家常便饭,拿出高考的精神来备赛吧。2、选好题目。对于“自拟作文题目”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和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要选好参赛内容,内容要适合信息化教学。3、信息化手段要合理,忌太少或太多。4、再强调一下,一定关注评分指标,评委专家都是以评分指标为依据的。5、ppt、教案、说课稿要精心设计,风格统一。

邓凡琼:毫无疑问,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已然成为国内优秀教师的展示平台。然而,除了教学大赛,我们更应该坚守的是三尺讲台,扎实日常教学。只有沉静下来,潜心深耕教学,并对教学始终心怀热忱和敬畏,才能在机会来临时从容不迫、应对自如。我相信,未来的优秀教师一定是拥有教育教学的智慧以及教育者的情怀,同时具备信息化教学的素养的一批人,他们必将是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并且无可替代!

隋全侠:借我们总教练张一春教授的话,我想跟后面参赛的老师们说,辛苦耕耘大半年,都想有个好收成,期间会有太多的付出与汗水,谁不希望都拿到金牌呢?金牌是所有人的梦想。比赛虽然重视结果,但过程也很有价值,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你会更加系统地整理和学习有关知识,你会更加珍惜和利用宝贵的时间,你会更加准确和客观地认识自己,你会更加坚定和明确自己的目标……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几句话:经历往往是一种财富,努力往往是一种幸福,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感觉到经历是一种财富了,那么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祝2018年参赛的老师们都能取得好成绩!


邓凡琼,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英语讲师, 2002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5年曾赴美国东得克萨斯浸会大学(East Texas Baptist University)研修管理类课程。从事高职英语教学十六年,教学业绩优秀,多次在学院的评教评学中名列前茅,获得学校教学优秀奖,广受督导、师生好评。在2017年的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取得了校赛、省赛、国赛一等奖三连冠、国赛英语组冠军的好成绩。数次受邀在广东省内各大高职院校开办专题讲座,在外语教学以及信息化教学方面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有多年的实战教学经验。

参赛作品:《Advertising》

参赛项目: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

团队成员:邓凡琼、潘小波、梁振辉

参赛类别:大学英语

联系方式:18665712591

聂琳娟,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注册测绘师。公开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出版教材七部。

赛项:信息化教学设计

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

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作品:地形数据采集

团队成员:聂琳娟、田福娟、张嘉超

联系方式:13387586288(微信同号)

贺会敏,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讲师,硕士,数控车工技师,出版教材、论文多篇。

参赛作品:《零件尺寸测量》

参赛类别:装备制造

团队成员:贺会敏 曹侃 曲莉娜

参赛项目:高职组 信息化实训教学

联系方式: 15133198368

隋全侠,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工学硕士,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目前已主持完成各类教、科研项目6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参)编教材5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

参赛作品:《喷气引纬工艺设计与优化》

参赛项目:高职组 信息化教学设计

参赛类别:轻工纺织大类

团队成员:隋全侠 周祥


精彩回顾

【第三期】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谈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第二期】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谈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第一期】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谈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v